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蔷薇花开的博客

 
 
 

日志

 
 

松陵印记  

2016-11-20 21:10:12|  分类: 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松陵印记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松陵印记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松陵印记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松陵印记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松陵印记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松陵印记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2000年搬到松陵的时候,出了小区北面就是一片农田。仲英大道北至江兴路就到了头,再过去统统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晚上睡觉真的就是听取蛙声一片。从小镇搬到城里的兴奋劲头一下子就被这城市里的田园生活给打倒了,我躺在床上心想:城里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我们镇上,好歹没有那么多的青蛙叫,蚊子闹!星期天,我带着女儿去小区旁边的田埂上挖马兰头,在城里享受着田园野趣。

一晃,今年已是我在松陵居住的第16个年头,当年为了上幼儿园而搬来城里的孩子已经是大二的学生。16年的时间,让一个孩子成长为大人,而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更是天翻地覆。城南城北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曾经听取蛙声一片的地方如今成了地铁站,仲英大道一路延伸过去,已经和苏州接壤。但是,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那些曾经的老风景、老印记却也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最具有老松陵味道的盛家厍如今在翻建成为旗袍小镇;曾经的时尚批发中心,小商品市场成了万亚购物中心。从结婚登记照片到孩子的百日照都为我记录下难忘瞬间的南方照相馆,已经无迹可寻。而曾经熙熙攘攘的汽车站、轮船码头,如今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城市的发展总是会湮没一些古迹,才会创造一些新景。这新老交替的取舍常常让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还记得2008年夏天我们垂虹文学社到南厍采风,古村还有古街、老店、深院、廊坊等古朴雅致的古村味道。后来随着南北快速干道的施工,只不过短短几年时光,如今路过南厍的时候,在汽车飞驰的当口,匆匆往外一瞥,原来的古村早已不复心中的古朴味道。

我时常会想,如果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尽量保存这个城市原来的味道,让古韵今风能够完美结合?如果实在不能保存,那么,能不能尽量记述下来?用照片来封存,让文字来记录,让后人能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她原来的风貌?

在看到马常宏老师的这本《松陵印记》的时候,每个老松陵人一定会有再回到从前的感觉。跟着马老师的照片和文字,我们回到了那个老松陵,那些尘封在脑海中的关于松陵的记忆一下子就被翻了出来。全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为松陵街巷、松陵地标、老店名厂、往事钩沉、松陵艺人、印影留痕。每个篇章里相应地收录了老松陵那些如今大多已经湮没了的故事和印记。

马常宏老师是个有心人,他从80年代就开始对松陵镇的历史、古迹、人文等故事做起了有心的记录和收集。几十年的时间里,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走访、了解当事人,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考证,再用照片、绘图、笔记等方式,努力追溯并记录下了一个个有关老松陵的故事。等到手头的资料积攒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他想到了要出一本书,一本有关松陵印记的书。于是,就有了这本《松陵印记》。

马常宏老师在后记中写到: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街道有多么繁华绚丽,经济有多美耀眼,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根和历史,在于那些弄堂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地气”和“内涵”松陵也同样如此。

我想无论是老松陵人还是新松陵人,在看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一定会百感交集,会砰然心动。马老师是个有心人,这个松陵人做了一件无论是对松陵,还是对自己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多年以后,当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松陵人在面对这个焕然一新的新松陵的时候,他若有心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那么,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钥匙。

  评论这张
 
阅读(170)|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