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就在拙政园的旁边,参观是免费的,或许正因为是免费的,每次路过总是看到排得长长的队伍。我向来对古物有别样的兴趣,苏博刚刚开张的时候就特意去看过,一晃又是两三年,竟再未重游过。倒是拙政园,算上上周日的这次,今年已经是第三回去了!每次路过我都在心中纠结,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每次都懒得排队而放弃了,这次再路过,想到天气已经很热了,游园林的计划要暂停了,这次再不去的话,要等到下半年了。于是决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去看一看,哪怕在大日头底下排长队。
去拙政园的路上路过苏博,看到排得老长的队伍,正是正午的十二点左右,毒辣的太阳下,人们排成了长队,静静等候,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先去拙政园,出来再说。游过了拙政园,再次路过苏博,看到门口的队伍似乎短了不少,于是当机立断,赶快站到了队伍的尾巴上。
虽然是排队,但因为是一拨一拨的进场,所以也很快,等待了十五分钟左右,我们就进去了。博物馆里的装修很是优雅低沉,灯光也是暗淡深邃的,很适合博物馆的气氛,不知怎么的,刚才还是一身暑热,一走进去就决定身上一冷,心也就随即沉静了下来。
第一个展馆展览的是瑞光塔出土的佛像和经书。那些铜质鎏金的佛像,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佛像已经斑驳,还有些残缺,但却丝毫不影响美观。那端坐莲花台的观音和弥陀,衣袂飘荡,神采飞扬。虽然都只是小巧如巴掌大的一尊坐佛,但眉眼和神态都栩栩如生。我凑近了看,似乎能在端庄中看到佛祖的慈悲和欢喜。我诧异的是,古人是用何工艺浇铸而成的?
因为对书画的兴趣不大,在看过了那些出土佛像之后,我就一头扎进了那些瓷器、玉器、象牙翡翠等珍品展厅中。吴中自古出巧匠,那些巧夺天工的牙雕玉作,美轮美奂。
陆子冈的玉,顾二娘的砚,这些只在传纪中听说过的珍品,如今却近在眼前!我凑近了展柜,前后左右看得仔仔细细。心中不停地感叹, 古代的工匠有多么巧的手,怎么做得出这样精细的东西!现代化的工厂有各种各样的机械化设施,可是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哪里有这样的精细漂亮!可见世上的东西,只在“用心”二字,和工具先进并无多大关系。
一样一样细细看来,猛然回头,发现身边人早已不见了踪影,不去管他,只管自己慢慢走过细细看来,过足了眼瘾后走出展厅,看到人家已经在荷花池边的石凳上坐着等待良久了,我还来不及问人为何独自出来了,人家先是好奇地问我: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你能看那么久?
看过就是拥有,这等便宜好事,我能和人说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