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蔷薇花开的博客

 
 
 

日志

 
 

老灶头  

2015-08-05 15:14:24|  分类: 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老灶头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老灶头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老灶头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老灶头 - 蔷薇花开 - 蔷薇花开的博客    前天去某饭店吃饭,走过长长的走廊,发现新砌了几座灶头。在城里还能看到这样的灶头,实在感觉太意外了,于是又退回去横七竖八拍了好几张照片。看灶头上挂着的牌子,这灶头倒不是摆设,是货真价实在派用场的。只是我猜,这锅里的菜还是大厨房里做好了放进去摆摆样子的,顶多就是在大灶上温着,借着一点镬子气罢了!
    现在大家都觉得大灶头上烧出来的菜好吃,某农庄就以“十八灶”命名。有专人负责,十八个灶头上熊熊烧着十八样家常土菜,什么红烧老鹅,笋干烧肉,很受食客欢迎。大灶头上的菜,总归是红烧的特别入味。菜饭也是大灶头上烧出来的特别香。再不济,新米饭,炒青菜,在大灶头上的铁锅里烧出来了,也有一股特别的味道。这都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不能忘记的童年味道。
    只是灶头的好,只好在冬天。小时候到冯家湾过寒假,最喜欢的就是祖母做饭的时候帮她在灶口烧火,灶口多温暖啊,熊熊的火光舔着身子,整个人都是暖暖的。饭菜烧好了,还要在余烬里埋上几个山芋,过会儿刨出来,就可以吃到烘山芋了。但是暑假里去冯家湾,我却再也不愿意帮祖母烧火了。
    像现在这样的高温酷暑天气,在灶口烧火就好比烤火。厨娘们灶上灶下奔波忙碌,一会儿去灶下填个柴火,一会儿在灶上的锅内翻炒,那真是挥汗如雨,一顿饭做好了无异于一场苦役。好在那时候的人不会像现在,一顿饭要做很多菜,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一般都是饭菜一锅煮的。锅底下烧饭,上面放个蒸架,准备好的菜就在蒸架上蒸熟了。
     大一点的锅,大蒸架上可以放五六个碗,乡下几乎什么菜都是蒸着吃的。蒸茄子,蒸毛豆,蒸黄豆酱,蒸咸菜,蒸螺蛳,蒸咸鸭蛋。我祖母甚至连水也是蒸熟的,只是这碗水五味俱全,远不如水缸里直接用铜勺舀一勺凉水喝得痛快。
    后来有了电饭锅和煤气灶之后,农村人家的厨房里家家户户都添置了这两样新式武器,那口大灶只不过是逢年过节用来蒸团子,煮大肉,平时是难得一用了。
    随着农村的大面积拆迁,乡下人都住到了城里的公寓房里,于是这样的灶头就变得难得一见了,我的冯家湾已经夷为平地,这样的灶头成了一去不复返的记忆。于是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心里感觉特别亲切。
    时代进步了,许多小时候常用的老物件现在居然都成了古董。
  评论这张
 
阅读(290)| 评论(1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